看標題就知道了,小編今天聊的是家具。
家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大到床小到茶托,都屬于家具范疇,制作家具的材質也是多種多樣,但主流還是使用木頭材質,往往我們接觸最多也是這類材質打造的家具。
今天小編聊的主要也是木質家具,說到木質家具,我們在選購或打造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名詞,如:原木家具、純實木家具、實木家具、板式家具等,其中板式家具又分了非常多種,如:膠合板、細木工板、禾香板等等。
普通消費者要分清這些名詞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不分清的話,在購買家具時就很容易被坑,往往花了錢但沒買到好東西。所以,小編先用一張圖,告訴大家怎么區分這些家具材質。
大家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接下來要講的是家具市場中容易遇的“坑”。
一、純實木與框架實木
顧名思義,就是這件家具只有主體框架部分用了實木,而其他地方,如背板底板用的都是人造板材。
在購買這類實木家具的時候,發生的糾紛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國的工商管理規定中,可以將這種僅框架為實木的家具統稱為實木家具。
所以,大部分商家并不會主動告訴消費者,這件家具是框架實木,因為如果告訴消費者一件家具中大部分用材都是人造板的時候,這件家具是買不起價錢的。
大家伙在購買這類家具時,心里一定要有譜,要對純實木家具、框架實木家具有個初步的判斷與區分,因為這兩者的價格相差不少,別花了純實木家具的錢買回來一個框架實木的東西。
需要注意的是,你在家具展廳觀看成品的話,做為一般消費者,是很難判斷這件家具是純實木還是框架實木的,因為你根本看不到這些板材的截面。只有當你購買了,廠商上門安裝時,你才可以看到,他們用的這些板材,是否都是實木。
所以,即便相信了商家的推銷,認為這是一件純實木家具,在簽合同時,也必須要仔細看清,有沒有出現標注顆粒板、纖維板的材料,如果有,那就肯定是有問題了。
有人遇到過這種問題,花大價錢買了一套號稱純實木的櫥柜,到安裝時才發現,只有門是實木的,其它地方都是顆粒板,在維權時卻發現,所簽合同上已經明確說明柜體所用材料為顆粒板,最后,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畢竟,現在用人造板參雜進實木家具中冒充純實木家具,已經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了。
二、帖皮家具
什么叫帖皮家具?就是在人造板或不同板材的表面帖上同類木皮冒充原木或實木家具。
不要以為這種事很少見,在家具市場,這類產品實在是太多了。稍有點良心的商家會告訴你是帖皮的,但這類商家不多,更多的是,以次充好,直接忽悠,畢竟現在很多工藝帖出來的家具,不是專業人士真的很難分清是否是帖皮的,吃虧上當的大有人在。
那么,這類帖皮家具需要怎么去辨別呢?
1.看紋理:首先我們要知道,原木的紋理是不規則的,如果你發現家具的一個面上出現很規則或是相似的紋路,就要考慮這是不是帖皮家具了(Ps:高檔紅木家具不在其中,因為有可能是大材料刨成幾塊,用做一對柜門之類的)
2.看截面:木頭材質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正面、側面再到底部,紋理結構是有延續性、一致性的,而很多貼皮家具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如果發現紋理在木料的截面上沒有延續性,也要考慮這件東西是不是貼皮家具。
三、夾心板家具
吃過奧利奧沒有?兩邊是巧克力餅干,中間是夾心,大叔說的夾心板家具類似于這種結構。
這種家具的表層用的都是商品標明的材質,比如橡木、胡桃木什么的,但是在表層之內有個夾心,而這夾心用的可不是這些標明的木材了,甚至人造板都有可能,這價格就天差地別了。
這類夾心板家具從外表上非常難以辨別,因為他的表層的確是使用了真實的木料,無論是從紋理還是質地方面,都是真的。
有兩個方法可以初步對這類家具進行判斷。
1.看截面:和上面說的帖皮家具一樣,觀察截面,紋理是否一至,是否有三層的痕跡;
2.聞味道:原木和人造板的味道是有區別的,原木的味道比較自然,而大多數人造板都有工業性氣味,如刺鼻等等,如果一件家具有這種味道,基本也能確定它用了人造板材。
四、假冒木材
假冒高端原木家具有著巨大的利潤,所以,很多不良商家在高端原木家具上,使用一些普通消費者不容易分辨的其它低價木材。
例如:用刺猬紫檀冒充黃花梨,用黃金樟冒充金絲楠,用東南亞的橡膠木冒充橡木,用漆木冒充紅胡桃原木,用核桃木冒充黑胡桃等等,市場上由這塊產生的糾紛也是非常多。
而一般消費者,根本沒辦法分辨,因為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那么,有沒有辦法防止這類事情的發生呢?
這一塊,小編也不敢完全保證,只能提兩點建議:
1.在購買這類家具產品的時候,小心謹慎,事先了解所購產品木材的特性,再多詢幾家價格,這里不是指找一家便宜的,而是詢到一個合理的價位,有些明顯遠低于市場價的,基本可以判斷是以次充好。
2.帶著一個懂行的朋友去吧,因為這玩意實在價格不菲,例如一個好點的原木門就可能八九千上萬,被坑的話損失太大了。
以上,就是在買實木、原木家具時容易遇到的“坑”,至于一些木工板家具倒是沒有特別好說的,無非就是款式,所用板材的品牌和環保性、價格以及售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