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探聽途說,
今天我們來聊聊,與家裝業主息息相關的那些事兒!
多產業價格上調
是道聽途說?還是確有此事!
因2020年起因全球安全與政策局勢的動蕩,導致大面積原材料供應短缺或停工,企業無法正常生產運作,對原材料產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 多家官方媒體陸續報道,確有此事!
解讀丨漲價風潮下的”真實一面”!
從2020年中下旬至今,全球經濟逐步趨于緩慢復蘇,制造產業節奏步入正軌,隨之而來的是國內外工業基礎原材料整體的價格上漲。
據2021年央視財經新聞關于原材料漲價潮的報道中指出:
在有色金屬行情多頭盛世之下,產業鏈企業目前已進入“冰火兩重天”的狀態。金屬、原油、化工材料、鐵礦石、煤炭等各類原材料紛紛迎來價格上漲的風潮。以銅加工企業為例,2021年3月15日最新銅價已達到67890元/噸,暴漲近1270元/噸。作為典型的雙向敞口企業,其在采購電解銅時,擔心銅價出現上漲,而在銷售含銅制品時,又擔心銅價下跌,且生產與銷售之間還存在時間周期的問題。同時,這類企業在原料和產品庫存量管理經營上也涉及許多后續問題。
目前最具關注的部分材料價格平均漲幅皆在30%以上。鋁材料上漲至37%、塑料上漲35%、銅上漲38%、不銹鋼上漲45%、鐵上漲30%、玻璃上漲30%、鋁合金上漲48%......連同木業及包裝材料價格也多次上漲。實木漲價2次,海綿漲價7次,紙箱漲價5次,配件漲價2次......
誰在推動原材料價格的猛漲?
北京時間:2021年3月11 日,關于美刺激法案落地帶動通脹預期進一步上行,銅供給端再添擾動:美國1.9 萬億刺激法案正式落地,全球通脹預期進一步升溫。銅價格居于高位近日供給端又再添擾動,智利多處礦山受到社區封鎖和罷工影響,受影響的4 座礦山產能約94 萬噸,對全球銅供給預期有較大影響。
因此業內普遍認為,
此輪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促成的:
1.受去產能影響,導致部分原材料產能不足,供需缺口加大、供給沖擊導致價格上漲,主要是鋼材等金屬制品原材料漲價。
2.環保政策持續加力,市場供應整體偏緊,預期將拉動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3.我國全球性資源獲取能力依然不足,如鐵礦石等相關工業原材料從國外進口。受疫情影響,海外主要礦山(鐵礦、銅礦等)減產,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穩定,市場需求開始恢復,導致供不應求的局面,原材料價格上漲在所難免。
雖然在大宗商品的漲價問題上將直接利好上游開采企業以及擁有原料庫存的下游企業。但對于多數下游生產、加工企業而言,確是實實在在的壓力。不少加工型企業,也受上漲趨勢的影響提高了廠家的出貨成本,這無疑對企業平穩經營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產業承壓持續加大!
春節過后,許多企業相繼傳出關于價格上調的信號。對因疫情因素下導致的上游“漲價潮”,物流成本上漲尤其是跨國船運價格的上漲也是導致成本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 2020-2021企業物流成本大約平均上漲了5%-10%,集裝箱運費漲至創歷年新高。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終端經銷商成本層面,導購、安裝工等人力成本在毛利中的占比,已經從早期的百分之五上升至如今的超過10%(綜合轉自涂料采購網、中國建筑防水雜志社)。
這一系列對于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的增高,無疑對許多下游中小型企業引起了不小的震蕩與影響,庫存的短缺,采購價格的吃緊,每一環節都影響著企業對于市場競價中的優勢。導致不少企業陸續搭上這輛“漲價”列車。
對于這輛“漲價”的列車還將開往何處,何時才能停靠?我們也將為您提供長期的動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