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現在上級領導要你這里的房價降下來,而開發商卻要房子的價格上漲;最后老百姓又需要改善性和保證性住房,結果土地卻又壓縮投放。說正因為如此,這房子折騰了多少年也沒有解決好房子的問題;而現在卻還要繼續折騰,最后焦頭爛額的還是昏頭昏腦;因為根本不知道中國房子的路在何方?
笑了起來,還是這些住貧民窟的人好;因為我歷來沒有為房子操心過。首先商品房我買不起,所以我歷來不關心或操心商品房;其次是保證房又沒有我份,所以我同樣也不操心保證房;因為打通關節的事還真的操心。最后就是建房同樣也不是操心的事,因成都辦公室裝修為我工作的單位全部不論我住房;開(http://www.fan63.com)后門批土地修建別墅,那可是官本位’產物。正因為如此,全國人民操心住房的這二十年中;只有我最淡定,歷來沒有操心住房搬家或裝修;所以我有時看到住好房的朋友向我訴苦,說房子折騰人幾乎是叫人九死一生的感覺。今天看來我社會的政府官員同樣也為房子操心,而且還是焦頭爛額地操心。本想阿Q一回,但最后還是說了自己的想法。
說美國人因為房子引發次貸危機,結果美國人也沒有在房子問題上折騰;因為房子就是住的不是投資的方向。為什么,因為美國人住任何房子全部要每月納房產稅;也就是說你今天買了一套百萬美元的住房,三十年內你將向政府交納房產帨就是百萬。如果你這房子給你后代繼承,百萬美元的房產交納的繼承稅就是五十萬。如果沒有現金交稅,對不住這住房由政府拍賣;納稅剩下的錢由繼承人所得。正因為如此,美國人沒有一個人多套住房的現象;更不可能有一個人幾百套住房的現象。因為美國人的住房就是住的所以美國人即使次貸危機也不折騰房子。
然而我社會卻不一樣,房子成為折騰中國人最大的怪物;看今天的中國人,感覺最累的應該還是房子。尤其是以年輕人為主,可能這些年忙忙碌碌折騰著的就是房子;為了房子,把今后多年的收入甚至是老爸老媽的養老錢都預先支付給了開發商;有的一輩子成為了房奴,因為我貸款就是終身的負擔。不是美國人不貸款買房子,而是房價成為世界的最高價格。所以美國人貸款是其收入的幾分之一,而我貸款的可是一家人收入的幾分之一。再加上還有沒有工作的年輕人也在拼命買房,最后只能由一家人來還房貸;所以中國人額頭皺紋深深和滿臉的滄桑的根源不是吃喝,竟然絕大部分是為了房子。
為了房子,權力單位寧愿以權謀私;為了房子,那平常買菜都討價還價的老百姓竟然砸鍋賣鐵也心甘情愿;好像房子成為了中國人的努力目標,只有房子到手了才終于了卻一樁心愿;所以房子成為了中國人生活的主題。更為重要的中國人這二十年完全與房子較勁了今年在偏僻的地方買了個二房一廳的住房,明年卻想在市區買個三房二廳的住房。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商品房一百四十多平方米的大戶型還不能滿足需求;因為復式樓甚至別墅成為了中國人的追求。結果中國人的住房平均面積在二十平米時是剛性需求,后來發展到四十平米時還是剛性需求;現在有的鄉村達到人平90平米,結果住房還是中國的剛性需求。為什么,因為中國鄉村如同我這樣二十年沒有換住房的人還是絕大多數;也就是說中國社會不是住房缺乏,而是住房分配不公;買得起住房的人卻還有越來越多的特權房主動向這些人靠攏,而我這買不起住房的人也就沒有任何特權房的來源了這就是中國住房兩極分化的原因,而這剛好是商品房解決不了老問題。
面對這樣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說解決它其實并不難;一是要么學習美國進行高房產稅,通過稅收使買房的熱潮得到抑制。二是對住房人平均面積小于50平米的居民進行政府安排免費住成都店鋪裝修房,激勵大家少買房。通過這樣的形式,社會的商品房還能價格上漲嗎?就是房價下降也沒有人買呀,因為這房產稅可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呀。
房子為什么折騰中國人,因為還是GDP原因;因為我房子折騰中國人的過程中,GDP翻番;這才是學習市場經濟別的沒有學會,卻學會了房子對市場的貢獻活躍度。折騰,使我GDP翻番;就學會了這一招鮮,所以我應用了二十年;結果它將折騰中國人一百年,這就是房子;中國特色的房子。